倡導綠色文明 追求綠色情懷
近日,山東省環保廳公示第七批省級綠色學校。經過綜合評定,擬命名123所學校為第七批省級綠色學校,其中,威海有7所學校入選。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蒿泊小學便是其中一所。
為了將“綠色”這兩個字更好的落地,這所學校從理念到課程都緊跟綠色步伐,將“綠色”由表及里的落到了實處。
心中有“綠色” 做事有規則
蒿泊小學將綠色學校創建和環保教育納入學校的發展規劃和學期工作計劃中,并滲透到學校的教學、教研、德育、后勤計劃中,保證了創建工作有計劃、有目標、有落實。
衛生、環境工作不僅僅是校容校貌的問題,也不僅僅是環境育人的問題,而是事關辦學方向,甚至事關學校整體形象、學?沙掷m發展的大事。為此,蒿泊小學制訂了《威海經技術開發區蒿泊小學衛生環境檢查評比細則》,確保了學校衛生工作順利實施和目標的實現。
此外,學校充分利用校委會例會、教職工會、學生大會、班隊會、國旗下的講話、紅領巾廣播站、電子屏幕等多種形式進行廣泛的宣傳發動,大力宣傳環境保護科普知識,向師生宣傳環保典型事跡,好經驗,好做法等,使全校師生人人懂環保知識,人人愛護環境。做到宣傳教育活動人人皆知,深入人心。使全校廣大師生明確“綠色學校”的內涵及其創建意義,提高了廣大師生對“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該校依托教職工例會,帶領廣大教職工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以及有關文件,通過集體學習增強了對環境保護的責任感,使廣大教師認識到環境教育是關系子孫后代的千秋大業,必須抓緊抓好。
校內校外“綠色引領”
“綠色理念”落地新形式
良好的校園環境可以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近幾年,蒿泊小學花大力氣,投入經費,在現有條件下,進行了校園環境建設和整治,抓硬環境建設,讓一墻、一窗、一報、一室充分發揮育人功能,使學生一進校門就受到環境氣氛的強烈熏陶。他們在教學樓的墻壁上設置了易學易記的愛護環境的標語;綜合樓的走廊里更新補充古今中外名人名言警句,名人掛像;教學樓的各樓層墻面上設立了“五彩陽光少年”榮譽榜,使師生隨時隨地都能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和啟迪,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此外,該校高度重視校外環境整治,積極配合綜治辦、公安、工商等部門,堅決取締學校周圍的游戲廳、網吧及其它不健康文化場所,加強交通、飲食衛生的預防和控制,堅決消除校園周圍的一切不安全隱患,同時該校對綠化帶進行了平整和綠化,為學生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在校園衛生環境的管理上,蒿泊小學始終堅持做到規范化、科學化、經;、制度化、量管化。
為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提高學生的環保節約意識,蒿泊小學還組織成立了“綠色銀行”。以大隊輔導員為組長,大隊委成員及志愿者為組員的“綠色銀行”管理組織機構,具體負責“綠色銀行”的回收管理工作。每周三對各班級上交的廢品進行稱重記錄,并進行分類整理;厥展芾砉ぷ魅逃缮傧汝爢T自主組織,在增強環保意識的同時,極大地提高了隊員們的管理和組織能力。
不僅如此該校還制定了“綠色環;”發放制度。“綠色環;”發放設立兩個梯度,一是每班按回收重量發放基金;二是對環保行為優秀的班級進行獎勵發放。學校每學期拿出專項資金作為“綠色環保獎金”,每月對綠色環;顒又斜憩F突出的班級進行獎勵。
“綠色行動”落到實處
實踐之中滲透綠色
蒿泊小學還積極發動教師,有機、有度、有量、有效的把學科基礎課作為達成環境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制訂教學目標時,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挖掘環境教育的因素,創設各種有利于環境教育的情景,形成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以及師生與環境之間的多向聯系,帶動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態價值觀、可持續發展觀,培養學生環保意識與和諧相處的能力。通過這些有意識地把環境教育有機滲透在各學科的教學中,使學生的環保意識在學習中得到潛移默化。
此外,學校還開展各種有意義的環保實踐體驗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綠色行動,傳播綠色文明,將綠色校園的教育理念落到實處——開展“綠色仙子在行動”的綠植澆灌活動,給小樹澆澆水,除除草,讓學生們在勞動中感悟自然環境對于人類生活的重要性;開展“我給社區洗洗臉”白色垃圾清除的志愿服務活動,號召學生清理社區墻上、樓宇門上的小廣告,撿拾地上的煙頭、廢紙、包裝袋等白色垃圾;開展“學雷鋒,凈校園”教師清掃校園活動,號召老師們用行動為學生上一堂生動的“《環境教育》課”;開展“愛在青山綠水間”公益活動,通過植樹知識問答等形式開展教育,提高了學生環保護綠的意識,激發學生愛林護林的熱情;開展“花籽泥中落,天香云外飄”的養花實踐活動,向學生發放花種和引導學生觀察并記錄“我的植物成長日記”,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栽種植物,體驗植物生長的艱辛,增加對花草生長的了解,增強環保意識和生態意識,從而也達到為班級、學校、社會增添綠色,凈化、美化環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