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便捷、安全、優質的社區衛生服務,家門口問診“國醫堂”,家門口請三甲醫院專家看病……對南海新區居民來說,日益完善的“15分鐘醫療圈”,解決了群眾在就醫看病和預防保健方面“急難愁盼”問題,提升了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及安全感。今天,我們推出“幸福就在身邊”專欄基本醫療篇《“15分鐘醫療圈”百姓有“醫靠”》,從群眾的切身感受,展示南海就醫的便捷。
“不用跑遠,直接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更好的治療,真的太方便了。”在南海醫院,患者于文寶在威海市中心醫院派來坐診的醫生幫助下順利做完身體檢查,并拿到了檢查報告。
擁有威海市中心醫院醫生“坐鎮”,讓群眾能在“家門口”看上“專家號”,正是得益于南海新區開展的醫聯體建設。“我們屬于威海市中心醫院的醫聯體單位,每年都會有醫生定期來這里坐診,這次來的是全科醫生和骨科醫生。”南海醫院副院長劉永偉介紹,在“醫聯體”之下,南海醫院還和威海市中心醫院建立了雙向轉診制度,如有需要,該院可將病人轉到威海市中心醫院,病情好轉以后,再轉回該院進一步治療。
雖沒有體驗過雙向轉診制度,但于文寶卻早早就點上了贊。“肯定好!你看我,以前都得去中心醫院,跑得遠還總排隊,現在走幾步道兒就能解決了,這個制度也肯定好!”于文寶由衷說道。
為進一步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感,南海新區大力推進區域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隨著投入不斷增加,區域基礎建設日趨完善,服務能力快速提升,成功打造出更加便捷、安全、有效、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圈,讓群眾就近享受到家門口“15分鐘醫療圈”帶來的更多便捷實惠。
提起“15分鐘醫療圈”,觀海新村小區居民蔡金越可是深有感觸:“自從小區有了衛生室,小病小痛不用專門跑醫院了,省了老多麻煩。”原來,蔡金越父母年紀都有些大了,腿腳不便,跑趟醫院就折騰得夠嗆,但不去這心又放不下,有了社區衛生室,這個問題才總算是解決了。
和蔡金越有相同感受的,還有百壽莊村村民蔡玉政,但與蔡金越不同的是,蔡玉政覺得最方便、最滿意的是“量個血壓、拿個藥”。“不說看病,以前就連買藥、拿藥都要跑老遠,時間久了就打怵去醫院,有個不熨帖的地方就自己扛扛。”蔡玉政說,現在這些事情在村里都能做到,自己也不再“諱疾忌醫”了,家里人看著放心也都跟著開心了。
為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醫療圈”,南海新區對轄區內23個衛生室(站)進行了全面提升改造,以此進一步滿足群眾對醫療衛生服務的需求,實現大家“小病小痛”不出村(社區)的心愿。目前,南海新區在建一處綜合性醫院,正在洽談醫療機構,擁有一處一級甲等醫院南海醫院、23處標準化村衛生室、1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此基礎上,南海新區又為區內村(居)衛生室配備了移動健康管理體檢包,免費為廣大群眾提供血壓、血糖、心電圖、尿常規等查體服務,并有專業醫護人員免費提供健康管理指導。此外,南海新區還投資600余萬元打造全民健康管理大數據平臺,設置5套自助式免費健康體檢一體機,居民只需攜帶身份證即可免費進行骨密度、血壓、身高體重、體溫、血糖等健康體檢服務。
除開展基礎醫療服務外,南海新區還將眼光投向了“特色”醫療——依托國醫堂,南海醫院重點打造、推廣中醫理療服務,為居民群眾提供更多樣的醫療體驗。
萬家寨小區的蔡福春就體驗了一把中醫的“魅力”。“我是去年5月來找劉天楚醫生的,當時渾身難受,哪哪都疼,去大醫院查了也沒說出個什么,聽說這里有中醫理療,我就尋思來試試看。”蔡福春說,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自己接受了把脈和針灸,沒想到這結果真是出乎意料——經過6個月的理療后,蔡福春已經可以抱著孩子爬樓梯,和當初走路都“困難”的樣子簡直判若兩人。
“他是風濕性關節痛伴有脾腎陽虛,做好調理再配合中藥好轉的很快。”南海醫院國醫堂醫生劉天楚表示,蔡福春的病癥并不“復雜”,只需對癥下藥即可。如今,從劉天楚這里調理了近一年半的蔡福春身體狀況明顯好轉,感激之情更是溢于言表:“我看的醫生少說也得幾十個了,沒想到在這兒看好了,我現在渾身輕松,真的太謝謝了!”
備受肯定的背后,是南海新區六年如一日堅持推進中醫理療的決心和堅持。據介紹,自2017年南海醫院成立國醫堂至今,中醫科便一直在發展壯大。截至目前,南海醫院國醫堂中醫科共分兩個診室,可開展針灸、推拿、艾灸、督灸、火針、套管針、小針刀、穴位注射等10余項中醫相關診療項目,年門診量約5800余人次,甚至部分臨床疑難雜癥也可得到治愈。
中醫理療不僅針對普通居民群眾,還滿懷愛心地向特殊困難群體“敞開懷抱”:全區全面統計了因重大疾病癱瘓在床的特殊困難群體,并由南海醫院國醫堂中醫科醫生每周為其進行一次康復訓練。
“開始老頭子得了腦血栓不能動彈了,中醫醫生跟我說可以每個星期來做一次康復,幫助老頭子。”南七口村村民楊秀珍帶著老伴兒已經在南海醫院國醫堂做了一個月的中醫康復訓練,對效果、醫生服務態度都稱贊不已。
“我們會繼續發揚中醫特色,提高醫療服務,為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南海醫院國醫堂中醫科副主任于偉表示,后續還將繼續派遣醫生外出學習深造,爭取開拓更多和中醫相關的診療項目,不斷提升基層中醫藥健康服務水平,讓廣大群眾進一步享受健康紅利。
隨著南海新區努力打造“15分鐘醫療服務圈”的實踐推進,一套涵蓋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的醫療體系正逐步成型,越來越多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貼心的醫療服務,在潤物細無聲中感知幸福生活。
手記:讓每個居民都能享更好的醫療服務
一邊是不用跑遠、就近就可以享受的“專家號”;一邊是特色科室、公共衛生服務的不斷延展……對南海新區居民來說,優質醫療資源已成為觸手可得的“紅利”,群眾就醫獲得感可謂是“看得見、摸得著”。
在采訪中,我們可以發現,不論是于文寶、蔡金越、蔡福春還是楊秀珍,他們不同的看病就醫需求都在南海新區得到了滿足,而且很大程度上還實現了方便、快捷。因此,他們每個人都對南海新區的醫療條件、服務乃至整體環境表達出了滿意或感謝。
由此可見,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既是解決群眾好看病、看好病問題的關鍵,更關系著居民群眾的生活幸福指數。對此,南海新區在有效盤活優化醫療資源,加快醫聯體建設,不斷完善服務功能的同時,還對轄區內23個衛生室(站)進行了全面提升改造,進一步方便百姓就近就醫、做細服務,努力提升百姓群眾的醫療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每個居民都能享更好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