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區聚焦學生價值引導、品格錘煉和習慣養成,在常規教育和課堂教學以外,以學校教育為主線、家庭教育為基礎、社會教育為延伸、網絡教育為補充,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全方位打造全環境立德樹人“生態圈”。
10月10日,南海新區第一實驗小學開展全環境立德樹人主題宣講,學校德育處主任張永祥“化身”宣講員,從身邊小事講起,引導學生掌握垃圾分類方法,樹立環保意識,倡樹新時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
“我們組建了由青年教師與學生構成的宣講團,每月都會開展全環境立德樹人宣講活動,讓德育工作走深走實。”張永祥說,宣講主題會根據當下熱點進行,通過宣講團活動,學生和老師都收獲頗豐,全環境立德樹人的氛圍日益濃厚。
今年以來,南海新區全面開展全環境立德樹人工作,區內各中小學分別成立一支全環境立德樹人宣講團。宣講員以全環境立德樹人的背景為切入點,通過分享家風家訓小故事,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主要陣地,號召廣大群眾傳遞正能量,樹立良好德育風尚。全區已分領域、分系統組建名師專家宣講團、家庭教育宣講團、青年講師宣講團等9支全環境立德樹人宣講團,開展活動370余場次,服務群眾1.5萬余人次。
南海新區還把誠信教育作為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一環,開展“信用進校園”工作,將誠信作為“育人先育德”的核心內容,在學生成才的道路上,教導學生以“誠信”為基石,以誠信待人做事。
營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環境,在潛移默化中浸潤學生內心,南海新區通過評選“誠信之星”、設立誠信“光榮榜”,舉辦誠信主題演講征文比賽,弘揚誠實守信的美德。以創建書香校園為目標,開展讀書分享、經典誦讀、征文比賽等活動,不斷提高中小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學藝術素養,促進多讀書、讀好書校園氛圍的形成。通過“做小小志愿者活動”,組織學生參與社區環境整治、幫助孤寡老人、“百耕園”糧食種植等活動,評選表彰校園優秀志愿者,增強青少年團結友善、樂于助人的意識。
為持續推動全環境立德樹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南海新區強化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學生通過思政課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在南海新區第二實驗小學,學校黨支部書記孫文奎走上講臺,面向學生開展黨史教育講座,引領同學們學習黨的光輝歷史,知黨史、感黨恩。
以紅色文化熏陶人、教育人,南海新區各學校不斷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針對性、時效性、吸引力,廣泛開展“共上思政課 同心育新人”全環境立德樹人教育宣講活動,以及“童心向黨”歌詠活動、升國旗唱國歌、“我和國旗合個影”、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活動,增強未成年人的愛國意識。同時挖掘社區本土紅色文化檔案,撰寫具有社區特色的黨史講解詞,邀請社區少先隊員用自己的方式講述紅色故事,并選拔出優秀的少年黨史講解員,成立“紅領巾”講解團,傳承紅色基因。組織青少年在石頭上畫黨史,嘉興紅船、天安門城樓、“神舟”飛船……讓一個個飽含時代印記的標志在少年們的畫筆下重現,通過“史話‘石’說”的方式,強化學生愛國愛黨教育。
此外南海新區還凝聚多方力量實現立德樹人目標。心理壓抑了,有心理健康輔導站和24小時的中小學心理咨詢熱線,心理教師為學生擦亮心靈之窗;想要強化眼健康教育了,找南海新區青少年兒童眼健康科普館,由專業人士把眼健康科學知識講深講透;吉林大學仿生研究院則走進校園,引導學生牢固掌握科學知識,為未來人生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南海愛心基金會每年向青少年捐贈國學經典讀物,把美德教育過程與國學經典誦讀融為一體,春風化雨,滋潤人心……
“我們聚焦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凝聚起全社會關心關愛未成年人的強大合力,傳遞和塑造了未成年人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南海新區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說,下一步將立德樹人作為抓手,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等的載體作用,將思政課上的“知識點”和社會上的“實踐點”相結合,以德育人、以德化人、鑄魂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