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南海新區各重點民生工程陸續復工、加快建設。工人們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城市建設中,爭取讓一個個民生工程早日惠及廣大居民。
3月28日,在小觀鎮南七口村附近,萊榮高鐵黃壘河特大橋施工現場,旋挖鉆機、汽車吊等大型機械設備正在緊張作業,架橋機正對第113孔墩身進行架梁。不遠處的坦埠村附近施工點,工人們則忙著推進墩身和承臺施工。自3月23日復工以來,目前萊榮高鐵南海段160余名工人重返崗位,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追趕耽誤的進度。

作為重大的民生工程,萊榮高鐵的進展一直備受居民關注。萊榮高鐵途經南海新區的大部分為橋梁工程,統稱為黃壘河特大橋工程。該工程是萊榮鐵路三標段的重點控制性工程,共有1135根樁基、240個承臺、1個橋臺、240個墩身,區內長度7.669公里。“目前還剩余7個承臺,21個墩身,1根樁基待完成,下步結構4月中旬將全部完成,橋面防護墻施工4月初將開始。”中建八局一公司項目生產經理羅朝陽介紹。為了趕進度,施工單位不斷優化調整施工計劃,現場樁基施工采取24小時不間斷作業,并不斷加快承臺墩身施工中模板的周轉速度。


機器轟鳴、作業聲此起彼伏的復工場面,在威海市河庫水系連通工程南海新區施工現場同樣可見,百余名工人已復工近1周。眼下,東浪暖泵站清污閘已經完成,正在進行基坑回填。小觀泵站則在進行泵房底板澆筑。為最大程度減小疫情防控對工期進度造成的影響,施工團隊提前備料、提前進場,并通過增加人手和設備,就近招工,確保項目如期交付。“東浪暖泵站下步將進行主廠房施工,4月底主體將完工。小觀泵站下步將進行泵房側墻鋼筋綁扎和模板支設,6月中旬主體將完工。主體完工后將進行機械設備安裝和后續裝飾裝修工作。”項目施工現場技術負責人陳寶翔介紹。
據了解,威海市河庫水系連通工程是黃壘河地下水庫工程的后續補充工程,作為市域中線水資源調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工程是破解我市水資源瓶頸制約、落實“三個力保”戰略的重要支撐,已列入省級重點水利工程項目。工程主要建設內容為新建小觀泵站、東浪暖泵站,鋪設輸水管道總長38公里,其中,東浪暖泵站至小觀泵站段管徑1米,管長4公里。該工程計劃2022年底完工并投入使用,建成后每年可從黃壘河地下水庫和母豬河地下水庫向米山水庫調水5000萬立方米,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此外,城鄉供水管網改建工程、供水系統建設項目也于3月26日復工。其中,城鄉供水管網改建工程將建設圣海路、濱海路供水管道,改建鎮區及25個居民小區、32個村供水管網,供水管網長度總計19.6萬米,并改造小觀水廠原水傳輸管道1萬余米,為11個單村供水村莊提供消毒及直飲水設備。供水系統建設項目將新建從源頭地黃壘河東浪暖地下水庫、小觀地下水庫、廟東地下水庫至凈水廠的原水輸水管道39公里和3座原水提升泵站,建成后,有利于提高城區供水保障率和農村飲水安全,從根本上改善南海新區的缺水狀況,為農村飲水安全、城市供水和城市發展提供必要保障。
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建設將進一步完善南海新區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和居民的幸福指數。眼下,各重點工程正在有序復工,南海新區在督促各施工單位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的同時,對區內滿足復工條件的項目予以批復,確保各類建設工地安全起步、平穩復工,各工地施工干勁十足,與春光賽跑,展現出往日的活力。